2018-02-12 10:16:00
来源:中关村在线
2017年对于耳机行业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也是整个耳机行业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耳机领域变革慢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要形成技术突破非常困难,小的进步倒是不少,但整体看来都太过零碎。然而在2017年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大的突破没有,但对于小进步的整合却爆发了令人出乎意料的力量,产生了1+1>2的效果,尤其是消费类耳机更加鲜明地体现了这个特点。
2017耳机ZDC报告:让我们一起为无线窒息!
首先当然是无线耳机的强势崛起,在2017年Q3的ZDC报告中我们就下了结论——2017年无线耳机元年已经开启,如今2017年已经结束,再来看我们的这个判断是完全正确的,我们正在经历耳机发展的新纪元,让我们一起为无线窒息!
其次就是复合功能耳机在消费耳机领域以极其强大的力量向主流演进,而且智能耳机也开始崭露头角。尤其是2017年下半年以来,这些类型的耳机被密集推出,成为耳机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下面我们就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下2017年中国耳机市场的ZDC数据。
挤进前十依然竞争激烈
在品牌关注度方面,2017年排进前十的品牌与2016年相比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四巨头”——森海塞尔、铁三角、索尼和AKG依然占据着前四名,并且关注度占比也越来越接近,这四巨头共同占据了前十名里40%多的关注度占比,垄断的格局并没有打破。剩下的品牌里,国产品牌漫步者的表现抢眼,从2016年的第六位上升到第五位,而且在整个2017年我们的四次ZDC报告统计中,漫步者都稳居第五位,虽然关注度尚不能与四巨头媲美,但能站稳脚跟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Beats、飞利浦、捷波朗、苹果和BOSE分列关注度第六到第十位,这些品牌也是关注度前十的常客,只是次序上略有调整。
把每月品牌关注度前十进一步分列出来,我们会看到更多的细节。耳机四巨头与漫步者在每个月都是关注度前五,但进前十的厮杀依然很激烈,有的是逐渐落下,有的是后程发力。例如罗技UE到6月就退出前十,捷波朗则是6月退出、7月短暂回归,后面又被挤出前十。苹果相对来说比较稳健,6月的关注度短暂退出前十后,7月又杀了回来。国产品牌1MORE在6月和8月两次闯进前十,但并没有形成持续之势。JBL则在6月短暂露了一下脸。而BOSE和硕美科则是后程发力,分别从6月和9月跻身前十并保持到年底。
我们可以看出,在前十名的竞争里,除了漫步者地位稳固,其他国产品牌都发挥不稳定,这说明两个问题,首先是国产耳机品牌是完全可以与国外耳机品牌一较高下的,漫步者就是很好的例子;第二是国产耳机品牌依然任重而道远,只靠一个漫步者顶着当然是不行的,我们需要更多的国产品牌站起来。例如两度杀入前十的1MORE其实是非常有潜力进入前十常客俱乐部的,通过努力淡化小米代工的背景,1MORE在2017年推出了不少在声音和技术上都可圈可点的原创耳机,其锐意革新的成果业界有目共睹,相信假以时日,稳定地进入关注度前十应该大有希望。
在具体产品的关注度前十方面,铁三角MSR7高居榜首,这款耳机虽然推出的时间不短了,但依然有如此高的人气,在时尚耳机里也是一个奇迹,而且在2017年铁三角又为其推出了蓝色限量版,足以说明消费者对它的认可。耳机常青树AKG K420和森海塞尔IE80继续保持着高关注度,这说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前卫,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型号才更受人们欢迎。无线蓝牙耳机有捷波朗炫石2、Beats Solo3 Wireless、漫步者W288BT和苹果AirPods四款产品上榜,这样的结果我们其实可以预料到,无线时代已然到来,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无线耳机上榜。有意思的是捷波朗炫石2是唯一的一副单边通话蓝牙耳机,在一片“单边蓝牙耳机已死”的论调中,这个结果无疑是一记有力的回击,这说明对于某些特定情况下(例如驾驶)使用的耳机,消费者也会投入应有的关注。
两千元以下最受关注,无线耳机风头正劲
2017年全年消费者对于不同价格区间耳机的关注度总几乎与2017年半年度的数据没什么变化,仅仅是200-300和300-600元这两个价格区间互换了一下位置,这样的变化属于正常的波动,不过我们注意到这两个价格区间的关注度占比较半年度时均有小幅提升。低价位耳机产品整体看来是在维持一个平稳的态势,但从长远来看,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我们认为更高价格区间的产品以后将会获得更高的关注度,1000-2000元这个区间的关注度基本稳定在第三位,就能反映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耳机的品质,愿意为更贵的产品买单。结合上文耳机产品关注度前十的产品,我们看到铁三角MSR7、森海塞尔IE80、Beats Solo3 Wireless、苹果AirPods这几款产品都是千元以上的产品,可见消费者对于较贵一些的耳机已经开始慢慢接受。
既然2017年是无线耳机元年,那么数据上就得有所体现。2017年半年度数据无线耳机的关注度就已经是56.4%,而全年的关注度占比数据更是攀升至63.55%,远远领先于其他耳机特性的关注度占比。从各大音频音频厂商在2017年新发布的耳机产品上,无线耳机已经成为主力军,比如索尼在2017IFA上发布的重磅产品头戴式耳机WH-1000XM2、颈挂式耳机WI-1000X及真正的全无线耳机WF-1000X,全部都是无线蓝牙耳机;Bose也发布了QC35 MK2和SoundSport Free;森海塞尔发布了CX 7.00BT和Momentum HD1 Free,拜亚动力发布了Byron BTA/BT、Xelento Wireless、Aventho Wireless。音频大厂对于风向是十分敏感的,不约而同的无线化转向证明消费耳机的无线化革命已经开启。
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无线耳机里,全无线耳机在2017年也开始崭露头角,例如上述索尼WF-1000X、BOSE SoundSport Free,还有飞利浦SHB4385和JBL FREE。2016年推出的苹果全无线耳机AirPods,在2017年终于有了业界的跟进。今后我们还会看到更多类似的全无线产品出现。
不同功能产品关注度又从另一个侧面解释了无线耳机时代的来临。蓝牙耳机关注度占比高达48.8%,也是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耳机。一方面,这说明目前以aptX/aptX HD和LDAC为代表的高音质蓝牙传输协议已经得到了人们对其回放音质的认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的播放前端受到手机取消3.5mm耳机接口的影响非常大,非HiFi发烧友更倾向于用使用佩戴无线耳机的方式,来解决边听歌边充电的问题。
2017年新推出的蓝牙耳机中,复合功能的产品进一步增多,不仅有很多配备了主动降噪功能,加入智能语音助手也是一个新潮流,比如2017年推出的Bose QC35 MK2、Google PixelBuds、1MORE iBFree 2等耳机就加入了智能语音助手,开启了耳机智能化的先河。不过,相对于主动降噪功能,耳机的智能化可能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未来蓝牙耳机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将主动降噪功能普及,毕竟这个功能更加实用。
动铁耳机关注度高,头戴式耳机最受认可
2017年动铁耳机的关注度依然要高于动圈耳机和圈铁耳机,不过与动圈的关注度占比比较接近。这三类耳机的关注度总占比达到66%,属于绝对的主流类型。在2017年这三类耳机都推出了不少新产品,动铁耳机里有人气爆红的qdc海王星和变色龙、ALO的明星产品仙女座,动圈耳机则有HiFiMAN的RE2000和RE800,圈铁耳机的新品也不少,飞傲F9、F9 Pro、FH1、飞朵处女星、JH Audio的Lola等等,可以说是百花齐放。比较难得的是动圈耳机,在高端产品日益萎缩的今天,还能有厂商坚持推出不妥协的产品,实属不易。另外在动圈大耳机方面,森海塞尔也发布了让粉丝等待已久的HD660S,虽然现在还没上市,但HD650后继有人,也算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情。
佩戴方式的统计数据依然延续了以往的关注度排名,头戴式耳机继续蝉联关注度占比第一,入耳式关注度紧随其后,二者的关注度总比例占到了74.04%,比2016年要略高一些。耳塞式以14.99%的关注度继续占据第三位,这个关注度比例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虽然耳塞式已经退出了主流,但依然有一批忠实拥趸。后挂式和耳挂式目前基本集中在运动耳机这个品类,关注度不高也属自然。由此可以看出,大家还是更容易接受常规佩戴方式。这个格局未来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2018年中国耳机市场趋势预测
步入无线耳机时代,2018年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的无线耳机产品,整个耳机市场将全力向无线转向,无线耳机不仅要在关注度上压倒有限耳机,在实际购买转化方面也将与有限耳机抗衡。
在具体产品方面,“蓝牙+降噪+通话+智能”的混血耳机将迎来快速发展的一年,或者至少是“蓝牙+降噪+通话”的混血耳机会成为一千元到三千元之间热门产品。智能耳机刚刚起步,2018年仍将是一个探索期,革命性的产品暂时应该还不会出现。
全无线耳机也会迎来一个爆发期,这不仅是运动的需要,更多的是日常通勤的需要。就目前的技术来说,全无线耳机需要在2018年解决几个问题,一是续航问题,二是降噪功能的实用化。加入智能功能虽然不是当务之急,但一定有厂商会做这样的整合尝试,“全无线+降噪+通话+智能”的超级耳机或许会在2018年末出现。
国产耳机除了要在新的一年巩固在HiFi耳机领域的领先地位,还要继续在消费耳机领域深耕,要成为世界级的耳机大厂,扩大消费耳机的地盘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我们的国产品牌其实在技术上并不欠缺,缺的只是更加敏锐的潮流嗅觉和做出一流产品的自信心。在关键性的转折时期,国产耳机厂商一定要把握住机会!